English

教师主导与幼儿主体的关系

2000-05-10 来源:光明日报 湖北省省直第一保育院 袁 芒 我有话说

教师的主导与幼儿的主体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,它们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同时存在同时作用着的和谐统一的双边关系。现借用两种对立的课程论来进行阐明。

其一,学科课程论:这种课程论从教师的需要出发,强调教师的教,强调知识的逻辑性。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,忽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,这显然扼杀了孩子的天性,抑制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,违背了教育的“启发性原则”。学科课程论这种只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略幼儿的主体作用,重视对知识的系统学习,以成人的心理需要出发,而忽视孩子的兴趣和需要,显然是不符合幼教原则,违背了教育规律的。

其二,活动课程论:它是和学科课程论相对立的一种课程理论,主张这种理论的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。它强调幼儿的主体作用,忽视教师的主导性。然而,在实践中,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幼儿在搭积木时因缺乏建构常识而中断;拍球时因掌握不了手眼配合的协调性而停止……活动课程论重视儿童的需要和教材的心理组织,在促进幼儿积极学习上有好的一面,但他夸大了孩子的个人经验,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,结果只能使幼儿学到一些片断、零碎的知识,降低了学习质量。

显而易见,从两种课程论中可以发现:片面强调教师主导作用,或一味强调发挥幼儿的主体性,都是不科学的态度。教师主导性与幼儿主体性应协调作用,相互促进的关系!

韩愈说:“师者,传道授业解惑也!”我认为是有道理的,大千世界,无奇不有,这一切无不吸引着幼儿。幼儿年龄小,知识、经验缺乏:穿衣扣扣学兔跳,点点滴滴都离不开教师。如何引导幼儿去发现、去认识这个世界?如何使幼儿明辨是与非、好与坏?如何使幼儿主动性、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正确地发挥,都有赖于教师的引导。

同时,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针对能否引起幼儿积极学习而言的,因而幼儿的主动性调动得怎样,学习的效果如何,又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与坏的重要标志。教学中任何不民主的强迫灌输和压抑幼儿的做法,都是不科学的。比如:你教孩子画小狗,有孩子举手说:“老师,我不会画。”你的反应可能是:“别人会,你为什么不会。不会画也得会画。”这样,孩子完全是被动地被你牵着鼻子走!每个孩子的兴趣不同,能力不同,不可强求。教育原则中要求因材施教,是一定要注意的,对于这样的孩子,马上降低画画要求,只求他画出其意不求画出其形,画完了大加赞扬,这是在教师主导中做好发挥幼儿主动性的第一步。

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,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幼儿主体的学习主动性、积极性和创造性。

作为教师,应树立大育人观,生活即教育,社会即教育,任何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。通过实践,我感到:发挥幼儿的主体性,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。要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爱好,引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。如:多说说:“看看盆里有什么小秘密?”“听听什么声音传来了?”猜猜布袋里有什么?等等。

创造条件让幼儿多动手。利用教育环境创设多为幼儿提供动手的机会。在教学中,利用各种游戏让幼儿动手尝试。

创设一个宽松、平等、向上的环境。要鼓励幼儿唱“反腔”,保护幼儿的求异思维,让幼儿获得心理和生理上的满足。

可见,在教学过程中,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!而使幼儿自觉掌握知识主要靠调动幼儿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,如果师生双方积极性能相互配合,就能获得最佳效果,这就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幼儿主动性之间的必然联系。

[值班总编推荐]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

[值班总编推荐]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

[值班总编推荐]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...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